光伏發電給日常生活帶來不少便利,分布式光伏發電有以下幾種收益模式:
由太陽能光伏發電政策補貼與自用電價構成。
由太陽能光伏發電政策補貼與自用電價構成外,增加一個余電上網的電價。
由太陽能光伏發電政策補貼與上網的電量構成。
分布式光伏發電的特點如下:
若是大型的地面電站發電,需要升壓接入輸電網,只是作為發電的電站來運行。然而分布式光伏發電有接入配電網,發電與用電并存的情況下就地消納,減少不必要的浪費。
一般情況下,一座分布式光伏發電站的容量可達數千千瓦。分布式光伏發電與集中式電站不同,分布式光伏電站的大小并不會對發電效率產生影響,而經濟型亦是如此,我們可以得出,分布式光伏發電系統的投資收益并不會低于大型電站。
光伏項目在建設、發電的過程幾乎無污染,不產生噪音,也對空氣與水源十分友好。
然而分布式光伏發電的密度較低,平均每平米的分布式發電系統的功率僅約100瓦,,且安裝光伏組件的建筑屋頂面積具有局限性,未能從根本上解決用電緊張的問題。
我們在日常生活中比較常見的分布式光伏發電項目應用:
居民區擁有大量的屋頂資源可以利用,有住宅屋頂、蔬菜大棚、魚塘、車棚等等,由于居民住宅往往位于公用電網的末端,使用的電能質量較,于是在住宅區建設分布式光伏系統可以改善電能的質量,提高用電保障。
工廠通常用電量大、電力消費高,用電負荷很大,自然廠房的屋頂面積也是客觀的,開闊平整的條件很適合安裝光伏系統,分布式光伏發電可以就地消納,既可以抵消部分購買電量,又能節省工廠的電費。
商用的功能與工業區類似,然而商業建筑大多數是水泥屋頂,對建筑的外觀美感有嚴格的要求,根據商業樓、寫字樓、酒店、會議中心等各種行業的特點來安裝光伏系統。一般而言,用戶白天使用需求較高,夜晚較低,與光伏發電的特點適配。